妈妈,这个词赋予了女性太多的责任,拥有的时候毫无察觉,但失去的时候定然歇斯底里。我们一生都活在妈妈的爱里,很多人的感同身受,或许都浓缩在了这支视频里。
故事很简单,全片一镜到底,都是儿子的画外音和忙碌妈妈的互动。
儿时,妈妈是你最大的依赖,玩闹回家洗个澡,等着你的是妈妈递的毛巾和可口的饭菜。
青春期,男孩开始长大,但还是那个洗澡忘记带毛巾,一开口妈妈就在不远处的厨房。
工作了,每天回家都很晚,但无论多晚回家,妈妈都在等你,洗个澡忘带毛巾,还是那个熟悉的身影让你洗完赶紧吃饭。
直到某一天,你习惯喊“妈”这个称呼,却再也无人回应.....
最后的片尾字幕一出,“有一天,再叫妈妈,已经没有人会答应了。珍惜还能叫妈妈的时间吧 ...”相信很多人已经酸了鼻子、红了眼眶。
在群雄逐鹿、花招百出的母亲节营销夹击下强势刷屏,故事类短视频并不鲜见,洁丽雅这个1分34秒的短片,用一镜到底的镜头叙事,为我们带来了一份情怀营销教科书式的典范。抓住“妈妈给儿子递洗澡毛巾”这一日常而细腻、真实又动人的细节,讲述人生不同阶段的递毛巾故事,折射的却都是现代人不忍直视的情感痛点。
视频一经推出,就引发全网热议,有人说:“吃鱼时妈妈总是吃鱼头,说喜欢吃鱼头,长大后才发现她只是想要把鱼肉留给我吃。”
也有人说“每次看到老妈的白发就想哭。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有父母在的地方才叫做家,所以“珍惜还能叫妈妈的时间”,也珍惜每一个陪伴的日子。
直击情怀痛点
走心的体验都是建立在共鸣的条件里
虽然视频只有短短一分半,但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我们的人生现状,基于真实的社会洞察,聚焦母亲与爱,亲情与关怀,这则亲情短片让人代入感非常强。因为它是把品牌放在社会大环境、人群需求上去定位思考的,很容易让受众把短片中的儿子与自身情感体验相结合,更容易移情,对洁丽雅的品牌和产品产生积极评价。
在母亲节这样一个温情的节日,用一块毛巾,让每个子女反思,呼唤爱和陪伴,这和洁丽雅的品牌定位不谋而合,“我们是毛巾的织造者,更是爱的传递者。”
通过视频内容传播带动品牌传播。洁丽雅三十三年专注毛巾生产,毛巾虽然小,但是生活必需,以小见大,很巧的体现出产品背后的情感联结,妈妈递的是毛巾,但付出的是爱和陪伴。情怀牌将消费者共有的价值观念与文化诉求通过一种特定的方式呈现出来,与消费者产生精神共鸣,才能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塑造独特的品牌体验
让人感受到品牌的温度和关怀
好的广告不仅提供品牌和产品信息,更能潜移默化的塑造一种品牌文化,传递一种价值观念。从产品的角度去思考和从用户在乎的事情出发去思考,才能扎中人心,做出让人服气的营销。有了深刻的社会洞察,再配合自然流畅的情节设计和镜头语言,才能直击人心。
在这个充满浮华的社会、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一个有温度的品牌才能更让人产生代入感。洁丽雅坚持33年为我们提供有质感的生活,通过这次走心的病毒式视频传播,赋能品牌年轻化,通过品牌跟人的情感联系和精神共鸣,呼唤年轻人给家人更多的爱与陪伴,这也是品牌社会责任和担当的体现。
这波催泪回忆杀,洁丽雅只想告诉我们,趁我们还年轻,趁我们还能陪伴,珍惜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爱和陪伴,或许才是母亲节给妈妈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