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毛巾网 - 毛巾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纺织常识 | 纺织科技 | 国际新闻 | 棉纱信息 | 企业新闻 | 市场行情 | 政策法规 | 综合新闻 | 专题报道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纺织科技 > 火灾时用湿毛巾捂口鼻?错了!
Z.biz | 商业搜索

火灾时用湿毛巾捂口鼻?错了!

信息来源:mmmjjj.com   时间: 2021-04-06  浏览次数:5

最近,一条微博热搜#火灾中湿毛巾捂口鼻穿过烟雾不科学#,让许多网友紧张起来。

据中新网报道,日前,在国家博物馆举行消防综合演练活动上,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社会消防工作指导处负责人司戈现场讲解消防安全知识时谈到:

火灾疏散时常见的一个严重误区,就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穿越浓烟”逃生。

火灾时用湿毛巾捂口鼻?错了!

为什么湿毛巾捂口鼻逃生存在误区?

司戈谈到,这种做法大概是在100年前从美国传来,当时高分子材料少,有毒烟气少,所以在当时若有轻微烟气,拿着湿毛巾可通过。但是,现在建筑材料发生变化,逃生方式也应改变。所以不能机械的套用。

那么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司戈表示,在火场中看到浓烟,并不是一定要穿过去,逃生自救的时候,得尽量不穿过浓烟,寻找能够安全逃生或者等待救援的路线和地方。

火灾时用湿毛巾捂口鼻?错了!

总结一下,就是不要以为湿毛巾捂住口鼻就能随心所欲地穿过浓烟了,还是要尽可能往烟少的地方跑。

毕竟着火时候,不少人不是被烧死的,而是被浓烟呛死的。

湿毛巾也不是万能的,有网友就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火灾时用湿毛巾捂口鼻?错了!

火灾时用湿毛巾捂口鼻?错了!

湿毛巾是否有效得看具体情形,但有胜于无。在高温和浓烟条件下,确实湿毛巾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在火灾初始阶段或者等待救援时,湿毛巾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火灾时别有这5种行为!

火灾发生难免着急,很容易出现错误的要命行为。@广东消防 曾总结过火灾中五种常见的错误行为:

1.?习惯心理,即原路逃生(×)

公共场所的旅客、顾客、游客对环境不熟,对避难路线不了解,当发生火灾的时候,绝大多数是奔向来时的路线。倘若该通道被烟火封锁,则再去寻找其他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

因此,进入公共场所时,一定要对周围环境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快速自救逃生。

2. 向光心理,向亮的地方跑(×)

在紧急危险情况,人的本能、生理、心理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应沿着“安全出口”发光指示标志的指引下向最近的安全出口逃生。

3.?从众心理,危机时刻没有判断(×)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

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进厕所、浴室、门角等。

4.?自高而下,习惯往下跑(×)

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习惯性认为,火是从下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

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特别是只有一条疏散楼梯、不具备防火防烟功能的老旧民房。

不要盲目沿楼梯疏散,可在房间内采取湿毛巾捂口鼻、往门上浇水冷却、往有新鲜空气的阳台躲避等方法,告知119你的具体位置,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5.?冒险跳楼,当心送命(×)

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很容易失去理智,有些人会选择冒险跳楼。

即使楼下有救援气垫,一般的气垫也只能承受6层及以下高度,从6层以上高度往救援气垫上跳,相当于没有安全保护,后果和直接跳楼相差无几。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毛巾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