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衡术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说起关羽刮骨疗毒的典故,应该是家喻户晓。虽然《三国演义》是小说,但“刮骨疗毒”的情节确实是根据《三国志·关羽传》里相关记载进行艺术加工的——“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读到此处,关羽这个硬汉形象跃然纸上。手术不用麻药,刮骨之痛仅凭意志忍耐,也难怪罗贯中老先生要借《三国演义》里华佗之口称赞关羽:“君侯真天神也!”在我军历史上,也有一位将军,在作战中手臂负伤需要截肢。他在手术中没有打麻药,忍着剧痛做完整个手术。这位将军,就是开国上将贺炳炎。
【贺炳炎,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1935年11月,红军胜利达到陕北后,蒋氏考虑到短期内已经难以彻底消灭红军,于是将重心转移,重点“围剿”活跃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蒋军调集130个团近30万人,气势汹汹地杀向根据地。此时红二、六军团加上根据地的地方武装,满打满算不到2万人,想要原地坚守,非常困难。于是11月4日,湘鄂川黔与红二、六军团在桑植刘家坪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战略转移,突破敌人的包围,转战湘黔边。初步计划,在黔东石阡、镇远、黄平等地创建新的根据地。
【开国上将王震为桑植县题词】为了整合作战力量,11月上旬,根据地所有部队被集中到桑植地区进行整训和动员。其中,鄂川边区、龙桑、龙山3个地方独立团被整编为红二军团5师,师长由贺炳炎担任,政委由谭友林担任。因为红5师刚由地方武装改编,战斗力稍弱,所以时任红二军团总指挥的贺龙让红5师在转移时担任后卫,掩护总部机关和后方辎重部队。
【贺龙,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兼任红二军团军团长】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离开桑植,出其不意突破敌人醴水、沅江防线,向南挺进。蒋氏获悉红二、六军团想要跳出包围圈,立刻命令陶广的62师赶赴湖南绥宁瓦屋塘阻击红军。由于红军行动迅速,62师先头部队赶到瓦屋塘的时候,红二军团先头部队正在通过此处。陶广见情势紧迫,立刻命令自己的先头部队,火速抢占瓦屋塘东侧山头,阻击红军。为了争取时间,这股敌人占领东侧山头后,连工事还没修好,就抢着朝红军开火。前方响起了枪声,马上引起了负责侧翼安全的红5师师长贺炳炎的警觉。他发现原本没有敌人的瓦屋塘东山头上,突然多出一股敌人。这股敌人明显也是仓促作战。贺炳炎通过望远镜观察他们的阵地,一部分人正在射击,一部分人还在构筑工事。此时,红5师恰好位于敌人阵地的侧后,于是贺炳炎命令所属部队立刻向山头上的敌人发起进攻。
贺炳炎的命令,让陪在他身边的师直特务队队长感到不解。队长提醒贺炳炎,红5师的任务是负责掩护总部机关和后方辎重部队,言下之意是想让贺炳炎不要贸然出击。毕竟先头部队的任务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部队遭遇阻击,理应先头部队冲锋陷阵。贺炳炎听到特务队长的话,把眼一瞪,大声告诉他:“枪一响,哪管什么先头、后卫,哪个上去有利哪个就上!”果然,正如贺炳炎所料。敌人把注意力和攻击方向都瞄向了红二军团的先头部队,根本没有料到自己的后方也有红军杀出。当红5师从敌人的身后山脚杀上山的时候,敌人赶忙掉转枪头,坚守阵地。由于敌人立足未稳,红5师不但成功吸引了敌人的注意,确保了红二军团其他部队通过瓦屋塘。而且由于官兵作战英勇,红5师很快将敌人赶下山头,担负起了侧翼掩护军团的任务。正当红二军团抓紧通过瓦屋塘的时候,敌62师主力也已经赶到。为了占据有利地形阻击红二军团,陶广命令所属部队向红5师的阵地发起进攻。由于红5师刚刚由地方部队整编,过去根本没有打过如此激烈的阵地战。很快,各个阵地在敌人的疯狂进攻下,不得不一再向后压缩,防线面临崩溃。心急如焚的贺炳炎,立刻带领特务队赶往战况最为胶着的15团阵地。当贺炳炎到达15团的山头指挥部时,敌人已经快要攻上山头。贺炳炎告诉15团团长李文清:“不能再退了,再退,后面就是总部,贺老总还没有过去。”正当贺炳炎在一线指挥的时候,突然敌人一颗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将贺炳炎炸倒在地。等贺炳炎爬起来的时候,发现边上一名机枪手牺牲了。由于机枪哑火,敌人的攻势更加凶猛。眼见情势危急,贺炳炎立刻抄起机枪,向冲击的敌人一顿扫射。终于,在贺炳炎的率领下, 15团官兵再次将敌人打退。可是,在战斗快要结束的时候,敌人的子弹正好打中贺炳炎的右手,贺炳炎负伤,右手血流如注。
贺炳炎顽强地支撑到战斗结束,终因失血过多陷入昏迷。李文清和警卫员赶紧给贺炳炎包扎,并在红5师政委谭友林的命令下,将贺炳炎抬往红二军团卫生部。此时,贺炳炎的伤口虽然进行了包扎,但是血依然没有止住。卫生部长贺彪检查后,告诉已经从昏迷中清醒的贺炳炎,由于敌人的子弹把手臂上的骨头打碎了,必须截肢,而且必须马上截肢,否则贺炳炎会因为失血过多而牺牲。对于曾经拿着菜刀冲锋陷阵闹革命,有着“贺小龙”之称的贺炳炎,又怎么愿意永远失去右臂?他情绪激动地告诉贺彪,不能截肢,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右臂,不然自己就没有办法再战斗了。可是贺彪告诉贺炳炎,除了截肢,没有其他治疗的办法。
【贺彪,毕业于卫校,开国少将】恰好在这个时候,贺龙和红二军团副政委关向应听闻贺炳炎负伤,急急忙忙从前方赶来卫生部。当他们从贺彪口中得知贺炳炎伤势如此严重后,就一起做贺炳炎的工作。贺龙告诉贺炳炎,没有右臂一样可以战斗。终于,在军团首长的动员下,贺炳炎同意手术。可是,因为部队正在转移,军团卫生部一时找不到羊肠线、缝合针、手术锯、消毒液和麻醉剂等手术必需品。而且由于军情紧急,留给贺彪手术的时间只有2个小时,贺彪只得就近找东西替代。他找来棉线当羊肠线,将大针拗弯当缝合针,向老乡借来木工锯当手术锯,使用炭火给工具消毒,使用吗啡替代麻醉剂。一切准备停当,当贺炳炎想用吗啡麻醉贺炳炎的时候,被心细的贺龙叫住。经过询问,贺龙得知手术没有麻醉剂而是要用大剂量的吗啡麻醉贺炳炎时,他担忧地问贺彪,这样会不会伤到脑子或者是染上毒瘾。贺彪无奈地点了点头,告诉贺龙有这个可能。听到他们的交谈,贺炳炎立即告诉贺彪,请将他的身体绑在门板上,嘴里塞块毛巾,不用吗啡或者麻醉剂,他能够坚持到手术结束。他不希望伤到脑子,那样以后就不能战斗了。看着贺炳炎坚毅的表情,贺龙和贺彪只好同意他的建议。于是,手术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情况下进行了。
手术开始,周围的人看到贺炳炎因为疼痛,身体强忍着扭曲、表情极度痛苦的样子,很多人都流下了热泪。就这样,经过2小时16分钟,手术终于做完。当战士们从贺炳炎嘴中取出毛巾时,毛巾已经被咬成了碎布,可以想见,贺炳炎是忍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才挺过这个手术!手术后,贺龙悄悄捡起了锯下的几块碎骨,用手巾包好。他在战斗动员时,含泪拿出碎骨,对红军将士们说:同志们,这是贺炳炎的骨头,你们看看有多硬!”被截肢的贺炳炎伤愈后,回到红5师师长的岗位继续战斗,在抗日战争中担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团长,取得了著名的雁门关伏击战的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