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社区晨报》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的责任记者吴佳逸,本次基层战疫日记,我关注了区域内的一个封控管理的小区,小区的业委会主任挺身而出。封控管理结束后,记者聆听了这段时间的故事。
讲述人:小区业委会主任 沈机儿
在新汉兴居民区,刚刚过去的这段日子可谓“惊心动魄”,又让我难以忘怀。3月7日,我们小区内一幢居民楼封控管理,3月8日,我们整个小区都进入封控管理。这时候,物业公司把员工都紧急召回,他们和130多户家庭开始了突如其来的“隔离生活”。这时候,我坐不住了,就站了出来……我是居民区第三党支部书记,也是该小区业委会主任,过去的这些年,我参与了多项社区事务,在小区也算“人头熟”。我和物业联系后发现,物业共召回了3位保安、1位水电工、1位保洁,但他们仓促回来,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没有带,当时也有些情绪,我赶紧做了安抚工作,并对他们说:“你们需要什么?牙刷、毛巾、拖鞋?我来给你们提供!”

于是,我从家里给他们送去了这些生活必需品。我还发现,这些工作人员是男性,当时他们准备一起睡在小区活动室里,而物业经理是女性,我便给她在小区里另找了一个住处栖身。
街道、居委第一时间主动作为,准备好了被子和床垫,还每日配备了午餐和晚饭,这些很快都送了进去,之后,居委又订购了折叠床,让活动室里的几位隔离者住得更舒坦些。同时,我一直关心着他们生活起居,降温之后,我提议把活动室的空调开到最大,让几位隔离人员夜晚也不再寒冷。不仅如此,我还为他们解决了洗澡问题。家人和其他居民都很担心我,对我说:“你管得太多了,当心身体啊!”我是这样想的:“又不是隔离一天两天,生活要安顿好,不然怎么办呢?”
我感到,自己在小区里张罗,也是给其他居民打了强心针,让大家不恐慌、信心满满地“抗疫”。

安顿完生活,我和保洁员等人一起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志愿者队伍,大家穿上防护服,每天给最先封控的那幢居民楼消毒,还运送快递到每家每户的房门外。这时,有些居民来请教我,例如居家证明怎么搞、怎么和单位说等等,我就耐心地解释,或是帮忙联络居委会。8号封楼后,我就一直在说、一直在说,到了10号,我喉咙就哑了。

饶是这样,我也没有退缩过,我对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明华说:“让居委放心、街道放心,我们不会让大家操心的,都会安排得妥妥的!”
